“齐妃再睡会吧,这些事总是和你也没有关系,”嬴政的语气缓和了一些。</P>
“大王都已经醒了,臣妾怎么敢贪眠呢?”齐妃回答,“大王有国家大事需要忙,臣妾也有臣妾的工作需要完成啊,最近臣妾正在和绣坊里的绣娘学女工,准备给大王制作一件新衣服,既然大王有工作要忙,臣妾待会也去跟着赶工了。”</P>
“好,”嬴政的气消了一些,“爱妃居于后宫,却无骄奢淫逸之气,亲身作则于女工纺织,是秦妇之典范,衣服你且认真去做,朕等着穿。”</P>
“是,多谢大王,”齐妃回答,“臣妾一定尽心尽力,为大秦社稷服务。”</P>
“有什么事你说吧,”嬴政对小高子说,“最好是大事,要是什么无关紧要的鸡零狗碎,看朕怎么罚你!”</P>
“是,大王,”小高子磕了几个头,小心翼翼的说,“大王,是李斯李大人有事求见。”</P>
“什么,是李斯要见朕?”嬴政坐了起来,“为什么一开始不早说,耽误了事情怎么办?”</P>
“大王,大王息怒,”小高子赶紧说,“是李廷尉说先别吵醒大王的,奴才见他在议事殿等候了多时,生怕有什么大事,因此斗胆来叫大王,请大王治罪。”</P>
“罢了,”嬴政挥挥手,“伺候朕起来,”他对齐妃说。</P>
“是,大王,”齐妃起身,帮嬴政穿好衣服,再系上腰带,几个小内侍端来盆子,伺候嬴政简单的梳洗了一番。</P>
“走,快去议事殿,”收拾好之后,嬴政对小高子说,二人在几个小内侍的陪伴下来到了议事的偏殿。</P>
“大王,”李斯见嬴政来了,赶快参拜。</P>
“李廷尉快快请起,”嬴政说,“廷尉这么早就在工作了,真是辛苦啊。”</P>
“为了大秦的江山一统,臣不觉辛劳,”李斯回答,“大王,臣此次来,是有要事禀报。”</P>
“讲,”嬴政说,他走到议事殿正中的椅子上坐好。</P>
“大王,近日咸阳的市集上有流言,说我大秦的军爵制增加了新的仪式,”李斯说。</P>
“有这等事?”嬴政感到奇怪,“朕可不曾有过类似的命令。”</P>
“是,”李斯回禀,“臣知大王不会拘泥于繁文缛节。”</P>
“你且说说是何仪式,”嬴政问道。</P>
“商贾之中有传言,以后凡授爵,都要使用秦兴之地雍城的茅草,以为授爵之礼,”李斯回禀,“因此几日之内,雍城的茅草就从一文不值的野草,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宝贝,甚至有人因为买不起茅草,而持刀行凶。”</P>
说着,李斯将咸阳市集持刀案的简牍递给了嬴政,嬴政看完,把简牍朝桌子上一丢。</P>
“荒唐,”他说,“为了几棵野草就要杀人,竟然有如此法外狂徒在世?是我大秦的律法不够严格吗?”</P>
“大王息怒,”李斯说,“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是秦法有失,而是有人利用了人性好利的弱点。”</P>
“是何人敢惹事生非,”嬴政问道,“你且详细说来。”</P>
“具体的情况尚待查实,”李斯回禀,“臣的属官今早探明消息,前几日有齐国富商大肆收购雍城的茅草,将价格炒了起来。只是去野外摘一摘草就能获得如此的利润,因此咸阳的商贾都趋之若鹜。”</P>
“齐国商人?”嬴政站了起来,转着圈思考着什么。</P>
“大王,这只是谣言,还并未坐实,”李斯回答,“可若是当真,此中恐怕大有问题。”</P>
“商人皆是贪利之徒,耍这样的手段无非是为了不劳而获重利,”嬴政说,“这样的市场风波多了去,廷尉觉得这次是哪里有大问题?”</P>
“大王,”李斯回答,“大王,臣闻,事因时而变,凡欲成大事,必要讲究一个时机。”</P>
“朕也听说过,”嬴政说。</P>
“这时机,正是此次市场风波的关键,”李斯回答,“大王您想,我们是何时议定要伐楚国的?”</P>
“大约一周之前,”嬴政思考了一下,回答。</P>
“大王欲起倾国之兵伐楚,要调动数量如此巨大的军队,前期的准备就要很长时间,”李斯说,“王老将军当下还在核实各县可参军的男丁名册,并没有下达过调动军队的命令,而几国的使团才刚刚来过,正常情况下,这属于是和平的信号。</P>
“而咸阳的民间,却能够如此迅速,就得知了大王将要伐楚的军情,甚至还敢于冒着违法的风险,行此哄抬物价之事,难道大王不觉得奇怪吗?”</P>
“廷尉言之有理,”嬴政点点头,“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P>
“大王,依臣之间,不如将计就计,”李斯回答。</P>
“详细说说,”嬴政说。</P>
“臣已经缉拿了所有贩售茅草的商贾,收缴了所有的茅草,可以散布消息说,军功授爵的茅草由秦庭来提供,不需自行购买,”李斯回答,“已经被买走的茅草则定一个市价,统一收购起来,并且颁布诏令,再有贩售者,按扰乱市场秩序处罚。”</P>
“这样做,是何道理?”嬴政问道。</P>
“倘若此次风波,真是商贾的自发行为,那么这样处理,相当于是官方下场垄断了特需物品,一可以使得商人们无利可图,二可以释放出秦国不欢迎投机倒把的信号。”</P>
“商人大多富有,生活极尽奢侈享乐,大多都爱惜身家性命,很少有人会自发的铤而走险,对抗政府。有这样的诏令出来,咸阳街市的风波应当就能够平息了。”李斯回答。</P>
“可若是在此之后,依旧有人不图获利,更不惜身家性命,还要继续借题发挥,恐怕这背后,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他继续分析。</P>
“善,”嬴政说,“就按廷尉说的办。”</P>
“是,多谢大王。”李斯跪拜。</P>
“小高子,”嬴政喊道。</P>
“奴才在,”小高子赶快迎上来。</P>
“按照廷尉说的话拟旨,”嬴政说。</P>
“大王请稍等,”李斯继续说。</P>
“还有什么话,一起说了吧,”嬴政看着李斯。</P>
“臣请大王许可,放走被缉拿的商人,借助他们的力量,在市场上散布秦国今年不准备打仗的消息。”李斯说。</P>
“你可是想借此看看,朝堂上是否有内线?”嬴政问李斯。</P>
“大王英明,”李斯说。</P>
“朕准了。”嬴政答应了,“拟旨去吧。”他对小高子说。</P>
“是,”小高子领命去了,过了一会,呈上一份诏书,嬴政看过以后,在上面盖了章。</P>
“多谢大王,”李斯请了旨,“那臣这就去办了。”</P>
“李廷尉工作辛苦,”嬴政说,“随寡人用个早膳再去如何?”</P>
“微臣不敢,”李斯跪下说,“此事急,不能耽搁。”</P>
“行,你去吧。”嬴政挥挥手。</P>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李斯跪下行礼,然后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