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燕京城中有两座御传宫,都是因为剑气二宗针锋相对,各自以道门总摄自居,才各传一门道法。
且不管这二宗孰强孰弱,能相持多年,至少说明不分伯仲。
换言之。
太虚剑道,已是这一方世间最高深玄妙的道法。
陆逢失踪是小事。
他身负的太虚剑道,却是不容闪失的重器。
“天师多虑,太虚剑派将道法交给朝廷,由宫中择人修行,辅助人国治政,是道门存世大义。这道法即便流传出去,太虚剑派也会有处置的手段,不用朝廷为难。”
玉襄儿声音冷淡,双目中却流露锋芒。
知琢谷已经派人追索陆逢。
甚至不用来燕京调查详情,太虚剑派身为道门正统,自然有推衍天机之法。
玉襄儿又道:“眼下要做的事情,是朝廷应尽快再挑选一位御传使,我传下道法,才好回转山门复命。”
天师回道:“此事已在安排,最迟明日,便会有人接任御传使之位。”
玉襄儿闻言稍顿片刻,又道:“天师容我多嘴一句,我听说朝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御传使人选,皆是由燕山大罗举荐?”
“不错。”
天师点点头道:“自大罗祖师在燕山立下道统以来,历任御传使,皆是大罗派弟子。”
“天师以为,燕山大罗的道法,与我知琢谷的剑道,哪家更甚一筹?”
天师叹口气,诚恳道:“大罗七经再是玄妙,也不敢与天宗比较。”
玉襄儿便问:“那陆逢为何要弃御传宫而去?”
天师眼神转寒,沉默一会儿,才冷冷道:“玉仙子难道不知其中缘由?”
“我自然知道,我是提醒天师一句,让天师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