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陶沁婉”(2 / 2)

金丝殿宠后 婉婉有仪 1616 字 2024-04-18

“为什么?”</P>

君婠还是不明白他的用意。</P>

她今天一睁眼就被晏珽宗带到了宫外,他逼着她换上寻常官员家女孩的衣衫,随后就让陶家舅母带她进宫。</P>

本欲反抗,可是车轿已进了宫廷大内,帝姬自然不可能放下自尊在御街上大吵大闹,再思及他给她的那个威胁的眼神,她只好作罢。</P>

谁知入了皇后宫殿,她摇身一变就成了舅母口中他们陶家的女儿了。</P>

婠婠手脚发冷,一时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就这样让舅母演完了一出荒唐戏。</P>

“因为我心中敬重殿下,殿下到时候自然就明白了。”</P>

他想,他是真的爱她,为她考虑好了一切。他不想让她日后不清不白无名无份地跟着他,他要给她名正言顺的尊荣。</P>

也是因为爱她,所以连带放下了过往对陶皇后三番四次欲置他于死地的仇恨,还想继续延续陶家的泼天富贵。</P>

她以为是他毁不了她的婚约吗?</P>

他有一百种办法教手下的死士无声无息地了结了陶霖知,叫他死得尸骨无存;更会有一千种法子算计他、陷害他、让他背上莫须有的罪状。</P>

可是他没有。</P>

毕竟,皇后是她的母亲,陶家是她的外祖家。如果真的伤了他们,她一定对他一生怨恨。</P>

她以后一定是他的皇后,比做帝姬时更加尊贵。</P>

*</P>

皇帝这段时间以来精神格外的好,隐隐的有一种……回光返照般的架势。</P>

自从开始服用晏珽宗献给他的药膳之后,他每日比往常都要花上更多的时间用来安睡,只是睡醒之后又确实格外的浑身舒坦,一如壮年时期一般有着用不完的精力。</P>

不过他对此并未有所疑虑。</P>

他逐渐沉迷于在外骑射围猎、活动筋骨,闲暇时候就在皇宫里找一些宗室的宗亲们蹴鞠赛马投壶之类的玩乐。</P>

反正他的儿子会替他处理好所有的奏章,只等他回去盖个玉玺就好了!</P>

大约夫妻确是天生的冤家,在皇帝快活的这阵子里,皇后日日都要以泪洗面。</P>

一想到她那可怜的大儿子,她就几乎要昏厥过去。</P>

皇帝顾及结发的情谊,去看过她几次,可每次皇后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脸色,皇帝见了也觉得心堵气闷,后来渐渐地便不大去了。</P>

有次他发了脾气,怪道:“淑合,你何必偏心至此!手心手背不都是肉,不管谁做了太子,待孤百年之后你都是安养在禧福宫的皇太后!你只看过去圣祖、太祖、直到先帝辈的那些皇后贵妃宠妃们,哪个有你这般的好命,哪个皇帝只有过一个皇后,哪个正宫皇后的儿子最后是真当了太子的!何况自卿入宫为后,孤何曾给你一天的难受日子过!难道你是在怨恨孤吗!”</P>

淑合是陶皇后的闺名。</P>

在这之前,皇后这辈子一直顺风顺水,畅快无虞。</P>

自在闺中就是嫡长女,被父母悉心教养,当了皇后之后,皇帝也对她爱护有加,从未格外宠爱过哪个妃子,姬妾们个个见她都像耗子见了猫,没人敢有一点点不安分过。</P>

六宫嫔御里,位份最高的也只是个没有封号的宋妃,还是念在她资历够老、无儿无女又素来恭敬谦卑,皇后发了慈心开口向皇帝给她要来的一个妃位。</P>

大约也正因如此,所以她和她的长子才会在滔天的富贵里,生于安乐死于安乐,忘了权谋二字是要沾着鲜血和野心炼就的。</P>

虽然太子被废免不了在前朝后宫和整个帝国里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但这丝毫没有动摇陶家的地位。</P>

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后还有第二个皇子、也是皇帝如今最青睐的继承人。</P>

皇帝后来虽不去看她,但两日三日的还是总叫李茂安挑两样可心的御膳或是首饰之类的送去宽慰她。</P>

*</P>

“神孝敦贤陶皇后,濂州人,续帝朝内阁大学士、承恩公陶澄予之孙,续帝慈圣陶皇后之内侄也。续帝二十七年三月,母白氏携后入宫拜慈圣皇后,神孝皇后极似圣懿帝姬,慈圣大惊,极爱之。</P>

神孝皇后自幼养于浙江宝莲寺,尝读天下大儒之书及佛法千万,性慈敦,重仁爱。</P>

及至圣懿帝姬薨,慈圣皇后大悲,感怀伤心,更爱神孝皇后,有如亲女。</P>

武帝即位,纯孝之至,诏聘入宫,以册宝立为皇后,方使其时时侍奉于慈圣皇后膝下。</P>

——《魏史·神孝皇后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