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战后反应(中)(2 / 2)

大明日不落 柯久 1184 字 2024-04-30

\"还是老样子..\"闻声,身着绯袍的辽东巡抚周永春便是看了看自己的老搭档,神色略有些复杂的摇了摇头,他自是清楚熊廷弼口中的\"蒙古鞑子\"特指昔日在归化城外逃之夭夭的蒙古大汗。</P>

可蒙古鞑子本就欺软怕硬,蒙古大汗又接连在朝廷手上吃了多次败仗,岂会贸然露面?</P>

依着他的猜测,这蒙古大汗极有可能率众回到了察哈尔部的故地,察罕浩特,或者继续西迁,与蒙古和硕特部争夺青海蒙古的控制权。</P>

但偏偏,自己的老搭档近乎于有些执拗的认为,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在归化城外逃之夭夭之后并没有率众西迁,而是一路东进,眼下极有可能藏身\"奴儿干都司\"之中。</P>

呼。</P>

闻言,意志坚定的辽东经略倒也不气馁,只是长舒了一口气之后,便随手将仍有些温热的卷轴搁置于一旁,准备继续处理在桌案上堆放的公文。</P>

朝廷已然在\"安南\"战场取得大捷,估计等到莫朝君主和后黎朝君主被押送至京师之后,便会正式恢复永乐年间的\"交趾布政司\"。</P>

既如此,自己也当加快步伐,早日恢复对\"奴儿干都司\"的控制,并继续为朝廷开疆扩土。</P>

\"继续往镇北关外加派人手,将朝廷前些时日发送过来的火器悉数运往关外。\"</P>

\"前些时日山海关总兵马世龙不是一直在发牢骚,抱怨无事可做嘛,向朝廷递个折子,将其调过来。\"</P>

\"再告诉关外的蒙古部落一声,凡是发现蒙古大汗踪迹者,我大明重重有赏。\"</P>

\"瞒而不报者,后果自负!\"</P>

已然开始着手处理公文的熊廷弼没有抬头,只是口中不停,井然有序的将一桩桩事务交代下来,听得辽东巡抚周永春目瞪口呆。</P>

如今朝廷在辽东驻军二十余万,其中五成以上的兵力都被熊廷弼调往了镇北关外,用以不断东扩,自己的老搭档竟然还不满意?</P>

还有那山海关总兵马世龙,领兵打仗虽是一把好手,但性格却是有些浮躁,此时无故将其调至关外,让其终日领兵东扩,开垦荒地,只怕他不见得愿意呐。</P>

没有理会身旁大裆的疑惑,目光沉凝的辽东经略只是默默处理着手中的公文,脑海中思绪纷飞。</P>

早在天启元年,他便被当今天子临危受命,重新起复为辽东经略,掌握辽东军政大权,距今已有整整八年的时间。</P>

现如今,曾经被朝廷视为心腹大患的建州女真已是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塞外蒙古也大多上了降表。</P>

熊廷弼心中隐隐有些直觉,估摸着等到安南战事结束,自己也会顺势被朝廷召回京师荣养。</P>

倒不是天子\"卸磨杀驴\",而是他熊廷弼从万历末年开始算起,在辽东主政的时间早已超过十年,手中又握有超过二十余万的军马大权,实在是有些\"招摇\",再加上有昔日养寇自重的辽东总兵李成梁这个前车之鉴在...</P>

故此,熊廷弼方才迫切希望,能够在离开辽东之前,将\"蒙古大汗\"这个心腹大患一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