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户部尚书吗?!</P>
往常的时候,但凡提及用兵,掌管大明钱财的毕自严是百般不愿,怎地今日转了性子?其他的朝臣为何也是一个态度?</P>
次辅呢?次辅刘鸿训为人最为刻板,曾经在礼部任职三十余年,凡事最讲究\"规矩\"。</P>
眼下阮氏政权已在第一时间向朝廷称臣纳贡,次辅应当会说两句\"公道话\"吧?</P>
想到这里,朱由校便是下意识的扭头寻找次辅刘鸿训的身影。</P>
\"陛下,臣有话说。\"就像是猜到朱由校心中所想一般,一道略显沙哑的声音在暖阁内缓缓响起,说话之人正是次辅刘鸿训。</P>
见状,朱由校心中大喜,赶忙点头示意:\"阁老请..\"</P>
\"陛下,太宗皇帝感念云南土司势力错综复杂,遂于永乐四年初设三处宣慰司,并于正统年间定为三宣六慰,皆为我大明故土。\"</P>
\"但近些年缅甸东吁王朝野心勃勃,屡次犯我大明边陲,蚕食我大明疆域,令我大明子民流离失所,百姓民不聊生。\"</P>
\"微臣斗胆,请陛下调兵遣将,远征缅甸!\"</P>
哗!</P>
如此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语作罢,偌大的乾清宫暖阁一片哗然,除却身着绯袍的司礼监秉笔和朱由校一般瞠目结舌,余下的朝臣要么若有若思,要么点头称是。</P>
咕噜。</P>
吞咽口水的声音响起,大明天子朱由校错愕少许之后方才反应了过来,满脸不可置信的盯着眼前踌躇满志的内阁次辅。</P>
他听到了什么?一向循规蹈矩的内阁次辅刘鸿训竟是化身最为激进的主战派,直接跳过了重兵云集的安南战场,开始剑指缅甸了?</P>
再瞧其余朝臣的反应,大多也是心神向往,呼吸急促,尤其是曾经督战辽东的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更是紧握双拳,胸口不断起伏着,一瞧便是被戳中了心事。</P>
余下瞧上去相对保守些的朝臣,诸如工部尚书毕懋康,礼部尚书徐光启等人也仅仅是若有所思,不像旁人那般激动。</P>
坏了,我成保守派了?</P>
没来由的,朱由校脑海中便是泛起了如此念头,清瘦的面容上也是泛起了一抹苦笑。</P>
虽然此前心中隐隐有些直觉,估摸着安南战场的战果应当足以令生性\"谨慎\"的朝臣们为之觉醒,但朱由校也没有料到,身前的朝臣们反应竟会如此剧烈。</P>
他原本还琢磨着,如若朝中群臣反对,他就默许\"阮氏政权\"继续苟延残喘几年,大明也好趁机休养生息。</P>
但依着眼下的形势来看,倘若他下令大军班师回朝,只怕眼前的朝臣们都不会答应呐。</P>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对于\"粮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