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华池书院毫无疑问地拔得头筹。</P>
裴元度笑嘻嘻地将一个卷轴递到了余秋风手中,上面写的正是这次的彩头。</P>
关忘文本来想要问余秋风要来看看,却被余秋风一眼给瞪回去了。</P>
老子拼死拼活吃来的彩头,不给看也就算了,还瞪我?</P>
关忘文转过头去,不想再理余秋风了。</P>
“礼乐毕,皇子敬酒!”确定了头名,裴元度立即开启了下一个流程。</P>
在殿外等候多时的李治民听到声音才从殿外进来。</P>
今天的晋王没有穿着甲胄,而是一身藩王常服,看上去少了股煞气,却多了几分英姿。</P>
皇帝陛下当然不会亲自敬酒,让皇子代劳也是此中应有之义。</P>
关忘文听到旁边白马书院山长陈无念和身边的陪同学生轻声道:“倒是还得是晋王啊!其他那些藩王,都是随便应付一下,不像是晋王如此礼敬。”</P>
关忘文看了眼正在依次敬酒的李治民,态度果然是尊敬到了极点。</P>
对荀元道三人的礼数基本就是学生礼,甚至是子侄礼。</P>
显然荀元道对李治民的态度也十分喜欢,回应也极其热情。</P>
笑里藏刀,暗藏不轨。</P>
关忘文心中冒出了两个贬义词。</P>
他对李治民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总觉得这个皇子心术不那么正。</P>
只是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只有一个,便是皇帝李央。</P>
此时的李央,靠坐在龙椅之上,用酒杯挡住了脸。</P>
他看着和山长们打得火热的大儿子,心中说不出来的别扭。</P>
“此子实在驽钝,竟然真的以为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就能窥伺朕位!”</P>
李央心中有火,在这个场合却不能发出来,只能心中冷笑道:“呵呵,他还真以为,他这太子之位已经稳了么?”</P>
这边李治民已经敬到了关忘文这一桌了。</P>
“余先生,”李治民满脸笑容,“前几日,小王与先生就曾对饮过,说实话,与先生对谈,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王敬先生一杯。”</P>
笑面虎,绝对是笑面虎。</P>
关忘文在旁听着都觉得尴尬。</P>
那天余秋风和他光顾着吃席了,哪里有时间和他讲话?</P>
哪怕说了几句,也都是些没有营养的场面话,比如“这肉不错”“这虾淡了点”之类的。</P>
余秋风呵呵回应了几句,两人共饮了一杯……白开水。</P>
喝完后,李治民赖着不走,讲了好一会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后,他才转身前往下一桌。</P>
时间控制得和那三家一品书院差不了多少。</P>
一桌桌酒敬下来,关忘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P>
李治民敬酒的时间,和书院的品级名次成正比。</P>
完全是按照书院的品级名次以及名气逐渐递减。</P>
而当两家书院名次名气接近的时候,他停留的时间甚至要用秒表才能掐出其中的区别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