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收到皇帝朱批,象征性封驳,理由是于礼不合。
皇帝维持朱批不变,再度打回内阁。
内阁按制不能再封驳,只能投票了。一轮下来。
反对票:王远、林景裕。
赞成票:朱承训、邬思道、陈济。
三对二,不能封驳。
诏书下到六科,六科对此相当震撼,这可是大明新朝第一位太子,
也是国之储君的选妃典礼。
只不过,六科官员倒是都很从心,能在朱皇帝的朝廷里干这么久,就算没被完全CPU洗脑,也差不多该明白朝廷的权利架构了。
始终跟着内阁、陛下走,内阁与陛下有分歧,没有结果就跟陛下,有结果还是跟陛下。
因为内阁早就是官员眼里的橡皮章了,当今圣上的暴君名头一半来自于新政改革,一半也是来自于乾纲独断,很多时候都不给文官面子。
却说太子选妃的事情定下,真正开始还要等漠北战争打完。
今年开春元旦过完,理藩部正式设立了。
理藩部实际就是满清的理藩院了,自努尔哈赤开始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候还叫蒙古衙门,随着顺治入关,蒙古衙门改组理藩院。
很长一段时间,理藩院都属于六部的下级衙门,虽然名义上也设尚书侍郎,却没有四司郎中,而且尚书也多由礼部兼任,也没有六部议政的权利。
朱怡炅此前未设理藩部,纯粹是因为那时与蒙古人不沾边,满清的理藩院一开始就是专管蒙古人的,到了中后期才兼管藏地、西域的破事。
如今,大明新朝国势昌隆,漠南草原、辽东索伦、岭北萨哈、藏地雪域全都臣服于明军兵锋之下,又有海外诸多藩属与总督领地,一应大小事全都要皇帝和内阁来操心。
等漠北战事打完,漠北草原并入大明版图,这草原藩事就更多了。
理藩部也确实要设立了,不光是分担内阁、皇帝的工作压力,也是明确各部权力架构,尤其是鸿胪寺的权力明确。
此前的鸿胪寺从设立之初,说是主管外交藩务,但实际上的权力架构有着极大的空子可钻。比如今次发往沿海的朝廷公文里,移民边疆各镇的日本浪人问题,就是由户部移民司与鸿胪寺共管。
朱怡炅在世还好说,但等他驾崩了,过不了几代,鸿胪寺就有可能利用这个空子,越权行事。
其至不能说越权,因为开始就没明确说明,哪些藩事他们该管,哪些又不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