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礼教传统重男轻女已经成形了几千年,少数家庭会心疼女儿家但也很少有真正看重女儿家的。女儿更多的作用就是为家庭联姻,这个贡献就已经是顶了天的了,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果女儿嫁到婆家之后还与娘家人过分亲密的,这就算得上是吃里扒外了,婆家要是动用家法伺候的,娘家也没人好说什么。</P>
“我大明嫁出去的女儿,那要是回门时眼中有泪、身上带伤的,就一定是在婆家受了罪了,这我大明就得管一管了。”</P>
“呃...父亲,这也是人家家事,轮不到朝廷管吧?”</P>
“这是家事吗?”</P>
“先不说这眼中有泪是不是喜极而泣,就算是身上带伤那也有可能是自己磕磕碰碰了的,怎么就一定是在婆家受了罪呢?”朱见济撇撇嘴不认可那套一杆子打倒一船人的作法。</P>
“再说了,这怎么算也该是家事才对,婆媳不和的事情多了去了,哪里都管得着?就算要管也该先管大明百姓,哪有手伸那么长还管嫁到外番的姑娘去了。”</P>
“朝廷不该管?”</P>
“这怎么着也算是人家家事呀,要是人家也说嫁给咱大明的女子受了委屈要讨个说法那我们怎么办?”</P>
“哦,他们有本事来讨说法就打过来好了。”</P>
“打...过来?”朱见济吃惊地张大了嘴。“父亲,您这是耍无赖呀!”</P>
“怎么跟你老子说话的呢?”</P>
“哦哦,是是,是见济失礼了。可是父亲,您的意思确实是......有些不太讲道理呀!”</P>
“怎么就不讲道理了呢?只要他们能保障我大明外嫁女子的幸福、快乐,我还能派大军去灭了他们国不成?”</P>
呃...这个意图就很明显了,哪个作死的番夷敢娶大明女子,只怕是要准备好随时灭国了。</P>
“会不会太严重了点?”朱见济试探的问道。</P>
“不会~”朱祁钰摆摆手一脸不屑地表示:“我华夏文明几千年来虽然讲究个门当户对的,但实际上女子高嫁是常态对吧?”</P>
“呃...高门大户肯定是门当户对为主,小门小户的再怎么高嫁低嫁的一般也不会差异太多,主要还是中间层吧?”朱见济有些不是很肯定。</P>
“可别小看了这个中间层了,低娶高嫁之后会有部分寻常人家的闺女高嫁引来周遭邻友的羡慕了。”</P>
“父亲的意思可是指小门小户的会羡慕高嫁的,然后就不愿意平嫁了是吧?”</P>
“对喽~”朱祁钰点点头说道:“人往高处走,嫁人也是一样的。嫁入富户的就少了为生计发愁的问题,自然会引来旁人羡慕了。这人心啊,就像是燎原的野火一般,经风这么一吹啊根本就收不住了。”</P>
朱见济点点头皱着眉头沉默了,普通人家的姑娘若是能嫁入富贵人家,哪怕只是去做小,也是省却了每日为生计奔波的苦恼了,说不定还能出手帮补下娘家,这可不得惹周遭邻里红了眼了。</P>
正所谓笑贫不笑娼,有钱才是硬道理。王化教育归一回事,老百姓的肚皮是另一回事,指着人民饿着肚子听你讲大道理,除非大搞思想运动,但凡是遇到哪个不长眼的稍有不满就斗个死去活来的,否则谁的肚子咕咕叫个不停还会听你讲这个主义、那个理想的。</P>
“可是干嘛要用收保证金的方法呢?”朱见济对于这个手段还是很迷糊。“咱们不想让大明女子外嫁只要限定......哦哦,明白了,只要有一个番族是交了保证金娶的我大明女子,其他人家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了,否则那成什么了,岂不是说自己家的姑娘不如人家家的了。”</P>
“嗯,是这个道理。”朱祁钰点头称赞道:“能够这么想证明你确实会深刻看问题了。”</P>
“那如果真有傻子愿意花大价钱来求亲呢?”</P>
“那就嫁呗,咱大家还差这一个、两个姑娘了吗?”</P>
“啊?”</P>
“啊什么啊,就一、两个女子而已,他们非要嫁去外番是他们自愿的。但如果他们嫁出去后泄露了大明各种不传之秘,我们派军队去讨个说法没错吧?”</P>
“哦哦,就只要娶了我大明女子就是要灭国的呗!”朱见济点点头,嘟囔着嘴轻声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