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莫护跋回到此地,集结族人。</P>
鲜卑骑兵往东行进,对扶余,挹娄展开攻势。</P>
益州南部,扬州东部。</P>
各有大军集结,征讨当地异族,山越。</P>
大夏的战争车轮停歇了一年时间,再次运转起来,向周边碾压而去。</P>
董曜只有一个目标,肃清周边异族人势力。</P>
待稳定后,再酌情往外部扩张。</P>
……</P>
一年时间过去,董恒第一个儿子降生。</P>
此时的董卓,早已不复先前董曜称帝时的风采。</P>
听闻玄孙降生,他还是强行睁开眼睛,想要见上最后一面。</P>
“祖父,这是您的玄孙。”</P>
董曜怀抱婴儿,来到董卓身前。</P>
“哈哈哈,老夫……老夫终于等到了。”</P>
董卓心满意足的大笑,艰难的抬起手,碰了一下婴儿的脸蛋。</P>
“可曾取名?”</P>
“已经取名,单名一个民字,祖父可为提前取字。”</P>
董曜叹了一口气儿,人哪有不死的。</P>
董卓强撑着一口气儿,等着他统一天下,称帝。</P>
再到董恒的儿子降生,最后的心愿也终于了了。</P>
为玄孙取字,将死而无憾。</P>
“既是子常的嫡长子,便是未来储君,董民,当开智……”</P>
董卓哪能不知道董曜心中所想,创立学院,印刷等。</P>
为的不就是广开民智,既叫董民,便盼望着天下子民皆开民智。</P>
“子常,听明白了吗?”</P>
“回父皇,儿臣明白。”</P>
董恒应下,虽说这个名字不是很好听,但寓意却是极好的。</P>
如今印刷上了台面,大量书籍传往各地。</P>
其目的,便是为了广开民智。</P>
未来储君董民的名与字,也将会传遍整个天下。</P>
“陛下,老主公……”</P>
一直搀扶着董卓的李儒,感受到身旁之人没了生息,颤抖着说道。</P>
“人终有一死,祖父如此,朕亦是如此。”</P>
董曜并没有太多的悲伤之情,今日场景,他不知道想过多少次了。</P>
“陛下慎言啊。”</P>
“是啊,陛下正值壮年,岂能将死字挂在嘴边。”</P>
“祖父生前说过,他生前有诸多过错,若有朝一日离去,不必风光大葬。”</P>
董曜没有理会旁边人的话,交代起董卓的后事。</P>
随后,董卓草草下葬,就连陪葬品都没有。</P>
不仅是董卓,董曜死后也是如此。</P>
他的陵墓可能会大一点,但陪葬品,大可不必。</P>
……</P>
第二年时间过去,各地征战好消息不断传送回来。</P>
董曜站在大殿上,背身于众人。</P>
今日是甘宁太史慈等人征战倭岛回归的消息,据说这三年中大夏士卒血洗倭岛。</P>
更甚至将卑弥呼给活捉回来,要将其斩杀于洛阳。</P>
殿外的宦官高声唱道:“宣,征倭将军,征倭中郎将入殿觐见!”</P>
寂静的大殿之中,三人的脚步声响起。?</P>
“启禀陛下,征讨倭奴国三年,我等大获全胜,特来复命。”</P>
甘宁,太史慈,蒋钦拱手便拜。?</P>
“如今的倭奴国内还有多少倭人?”</P>
董曜面无表情,一个倭奴国罢了,还不至于让他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