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回来镇子上,栾纵添的眼睛都不够用。</P>
“那是啥!那是啥?”</P>
远远望去,醒目的建筑映入眼帘,左手扶住车把,右手指着问。</P>
今天的人有点多,栾惟京还在观察。</P>
温鱼扶着老男人的腰顺着小冤种手指的方向看去,“天桥!能直接从这边的马路到那边的马路上。”</P>
小冤种已经震惊好半天了,“真厉害呀!谁盖的?”</P>
越往镇子这边走,路越宽。</P>
骑着洋车在大街上穿梭的人也多了起来,赶着牛车马车的络绎不绝。</P>
栾纵添再一次站了起来,仰头看着天桥上头,“有人在走!”扭头他就问温鱼,“洋车能上去不能?”</P>
温鱼故意逗他,“你要是乐意搬着洋车走上去,那就能。”</P>
没有人规定洋车不能上天桥。</P>
全是台阶,一般也没人扛着洋车走。</P>
越走,人有点越多,栾惟京减慢车速的同时,扭头告诉小媳妇儿,“我停一会儿,问个事,你不用下来。”</P>
小冤种还在扯着脖子看天桥。</P>
栾惟京把洋车停在一位大哥的身旁,速度完全降了下来,“兄弟,今儿咋这么热闹?”</P>
对方肩膀上还挑着扁担,其中一个箩筐上头还扣着小板凳,“半年一回的大集呀!都来占地方的,后晌更热闹。”</P>
政策放开之后,镇政府为了鼓励百姓响应国家号召,敲锣打鼓地宣传了几回,定下了某个固定日子,把所有能活动起来的小商小贩都聚集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买卖交易的市场。</P>
当地称之为‘赶会’。</P>
眼下已经有不少家庭靠这种小买卖养家糊口。</P>
“自己家做的鸡蛋筐,装啥都方便,来一个?”</P>
跟着停下来的小冤种看眼他爹,见他爹没有想买的意思,伸手就要朝着大哥张嘴,“来……”</P>
“不了大哥!”</P>
早就跳下车的温鱼赶忙及时制止,笑对着大哥道:“俺家农村的,老爹老娘都会自己做。”看看大哥扁担挑着的,温鱼继续道:“没大哥的手艺好,不过家里也不缺。”</P>
大哥是个干脆人,“成!那你们忙着。”</P>
“多谢了大哥!”</P>
温鱼又招呼了一嗓子,目送了大哥几步远。</P>
“不缺也能买俩呀!”</P>
小冤种还在不理解小后妈的举动。</P>
温鱼深呼吸,扭头看见栾纵添还不服气的样儿,抬手忍不住敲了他一下,“你要那个干啥?!钱多烧的是不是?”</P>
不痛不痒的,小冤种都害怕她动了胎气,“人、人家都好心跟咱说咋回事了,买人家个东西咋啦?!”</P>
栾惟京,“……”</P>
温·大为震惊·鱼,“活爹,我去把乐山那个大佛搬过来你去坐怎么样?”</P>
听不懂她在说什么的小冤种,“就你现在,能搬动啥啊?还不得我给你搬。”</P>
温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