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定山教了起来,女孩很聪明,听了一遍,就记清楚了。</P>
于是,两人合唱起来:“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P>
车厢里,其他孩子也唱起来。</P>
有兴趣的大人也唱起来。</P>
最后,车厢里所有人都唱起来,气氛十分热烈,充满快活的空气,与兴奋的心情。</P>
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传来:“这位先生,你的歌唱得不错,可是,我们的歌曲更好。”</P>
唐定山回头一看,见是一位倭国浪人,他身边也有一位女孩,还有他的夫人。</P>
他淡淡问:“哦,有何见教。”</P>
浪人道:“这首‘游春’是一首好儿歌,但是比不上我们的‘樱花曲’。杏子,你来唱。”</P>
浪人小女儿上前,深深鞠躬,随即,傲然唱了起来:</P>
“樱花啊,樱花啊,</P>
暮春三月晴空里,</P>
万里无云多明净;</P>
花朵烂漫似云霞,</P>
花香四溢满天涯。</P>
快来呀,快来呀,</P>
大家去看花!”</P>
唐定山知道,这首歌算是倭寇民谣中的杰出者,在后世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他看来,这首歌并不适合当童歌。</P>
同时,他也知道浪人的意思,对方在这个时候出来砸场子,显然是想打击华夏文化自信,不想让华夏人为自己的文化骄傲,他要用倭国的文化镇压华夏人。</P>
就算在这小小的火车上,他也要这样干。</P>
地方虽小,文化却甚大!</P>
文化无小事!</P>
旅客们听完之后,也有些人沉醉,摇头晃脑。</P>
浪人傲然问:“这位先生,感觉如何?”</P>
唐定山哈哈大笑:“浪人,你这首歌并不适合当童歌,如果用这种歌曲当童歌,你们的国家前途堪忧。”</P>
浪人愕然:“什么,你说什么?”</P>
唐定山朗声道:“你这首歌节奏缓慢,暮气沉沉,唱法陈旧,声音沉闷,听起来有一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你认为,小孩子唱这种‘老人歌’,对他们的心境有益处吗?”</P>
什么?</P>
唱法陈旧!</P>
暮气沉沉!</P>
清明欲断魂!</P>
老人歌!</P>
四周的人听得频频点头,觉得唐定山说得很对,这样的歌确实不适合给小孩唱。</P>
“是啊,这首歌太老气了!”</P>
“小孩子活泼可爱,怎么能唱老人歌呢?”</P>
“这首歌实在沉闷,适合老文人吟唱,不能教给孩子唱,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态!”</P>
“这首‘樱花曲’,根本不是儿歌。”</P>
“还是‘游春’适合儿童,与儿童生活非常贴切。”</P>
“对啊,还是‘游春’接地气!”</P>
浪人气愤地看着唐定山:“胡说八道,什么老人歌,你根本不懂艺术,什么也不是。”</P>
唐定山微笑:“你凭良心说,‘游春’与‘樱花曲’,那个更适合儿童歌唱,哪个能让儿童快乐,哪个能让儿童活泼可爱?”</P>
“这,这……”浪人语塞,一时无法辩解。</P>
唐定山道:“适合的、接地气的、儿童喜欢的歌曲,才是好儿歌,这是唯一的标准。大人喜欢的,儿童不喜欢,那就不算儿歌。比如说,大人喜欢喝酒,你就说酒适合儿童吗?”</P>
浪人无言以对,只得拉着女儿与妻子灰溜溜地离开。</P>
很快,车厢时响起欢快、接地气、流行唱法的儿歌:“……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P>
中倭文化小对决,中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