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怎么想到的呢(2 / 2)

小澜星眼珠子一转,又冒出新的想法来:“这么一想,其实酒精也可以先做出来,不一定要玻璃才对。”

蒸馏器皿用陶瓷也可以,她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轩辕靖却是沉默了片刻后,缓缓开口道:“酿酒要粮食。”

小澜星微微一愣,随即轻轻拍拍自己的脑袋:“啊哦,对哦。”

这么一来,事情就明摆着了。

不管是做什么,追根溯源还是得先有充足的粮食才行。

父女俩对视一眼,然后齐齐叹气。

不过小澜星很快又恢复过来,拍拍自己:“没关系,我会努力帮爹爹种出好多好多粮食的!”

轩辕靖失笑,亲昵地蹭蹭她的脸颊:“星星也不要太辛苦,你之前说的实验田,爹爹已经安排人去做了,也让人去民间寻找更好的良种,这个也急不来的。”

粮食……谁不想要更多的粮食呢?

哪哪都需要粮食,然而目前粮食的产量却……

小澜星歪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将原本打算悄悄藏起来的惊喜告诉轩辕靖:“我今日带着他们几个把京城南边那一块儿的田地都走了一遍,收集了相关数据。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大概过个两三日就能交上来了。”

轩辕靖好奇问道:“什么作业?”

小澜星:“研究土壤、种植方式、种植间隔等等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小澜星又说:“做实验,数据统计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甚至不需要旁人教,也不用解锁什么记忆,当她想做的时候,脑子里自动就浮现出了这个想法。

只有收集到的数据足够丰富,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才会更加稳定可靠,经得起推敲。

轩辕靖神色间浮现出几分疑惑,种地这方面他就是个门外汉了:“不过,附近老百姓种庄稼的法子,照理来说应该大差不差。”

小澜星小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反驳道:“不一样呐!爹爹你是不知道,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你瞧,有个农户,听他们自己说,每次种地前都会悄悄摸摸的,把草木灰均匀地拌进地里……”

“还有一家,想着多种一些就能多收一些,把一亩地塞得满满当当,结果每年收成都不太理想,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还不信邪觉得是自己种得不够多,附近几户人就他们家最穷。”

结果今年实在没那么多余钱折腾了,种得疏散了,反而收成大好。

她兴致勃勃,举了几个例子,最后总结道:“爹爹你看,就算是最老实的老百姓,在种地这件事上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呢。”

“有的人就喜欢按前人经验办事,依葫芦画瓢,祖上传下来要干啥他就照着干,一点不带变通的。”

“但有的人就喜欢在自个儿觉得没什么要紧处,加点自己的小心思。”

而这些小心思,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但也可能带来新的发现,想来第一个把草木灰撒进地里的人也是这样的吧!

小澜星总是很好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怎么想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