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过一名守卫小声说道:这位官爷,我是吴通判的妹夫,刚刚从都城参加完会试回来,你可以让人去问一下,我不是灾民。
那守卫看了看他,见他衣着虽不光鲜亮丽,可还算齐整,说话也像是一个读书之人,于是说道:你等着吧,我去问问。
……
此时的府衙却早已经吵翻了天。
孙知府,这些可都是我南越国子民,此时他们正在忍饥挨饿,朝廷可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了,你却下令封城,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此事若是让圣上知道,怪罪下来,怕是你我都脱不了干系吧。
孙敬知听完一阵苦笑。
倒是江善财在一旁劝道:吴大人,这次你可错怪孙知府了,此次灾情不比以往,城外的灾民蜂拥而至,已经有上万之数了,一旦让这些灾民进了城,那些可都是饿急了眼的灾民啊,他们一旦见了吃的,什么事做不出来,到了那时,可就不是上万灾民这么简单了,恐怕就是比起土匪,也是不遑多让啊。到了那时,这落叶城里才是真的面临一场灾难啊。
吴迪听完若有所思,望向了一旁的师爷,只见他朝自己点了点头,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了些。
孙敬知这时也开口说道:吴大人,我知道你心系百姓,本官又何尝不是,可是城里的情况你也清楚,那粮仓里可全都是去年的税粮,本来是打算今年收完粮税后一起送往户部的。就算本府现在开仓放粮,那上万灾民又能够几日吃的,我已经给朝廷上了奏折,相信很快就会有赈灾粮运过来的,我还往益州城去了书函,相信吴知府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我已经准备明日一早,就前往益州借粮了,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等待朝廷的旨意了。
哼,孙知府此举,我定会如实上奏朝廷的,希望他日朝廷怪罪之时,孙知府莫要怪本官。
吴迪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出了府衙议事堂,师爷才上前说道:大人不必动气,孙知府所言不假,灾民进了城里,一旦饿急了眼,可是啥事儿都干的出来的,到了那时,城里一旦发生动乱,大人身为通判可就是严重的失职了呀。
吴迪叹了口气:唉,我又如何不知,只是看着那些灾民忍饥挨饿,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啊,就算不能让灾民进城,先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也无不可呀。
唉,孙知府身为落叶城主官,此举虽欠妥,可税粮实际上已经归户部管辖了,私自开仓赈灾,万一朝廷怪罪下来,那可不是一个知府能担待的起的。
哼,还不是为了头上的那顶乌纱,等他去了益州,本官才不会管那么多。
师爷听完大惊,他似是想到了吴迪要做什么,赶紧说道:大人万万不可,一旦朝廷怪罪,大人可是吃罪不起呀。
管不了那么多了。
吴迪说完就拂袖而去。
议事堂里,江善财见吴迪离开了,又开口说道:大人,这城外灾民越聚越多,一直这么下去怕是会出乱子啊?
哪知孙敬知听完,却笑着说道:江大人多虑了,有吴通判坐镇,能出什么乱子,真要出了乱子,这不是还有吴通判吗?嘿嘿
江善财听完心里一惊,好一招借刀杀人之计。
孙敬知并未注意到江善财的表情,而是接着说道:明日我要去一趟益州,这城里可就麻烦江同知了,我会尽快回来的。
大人尽管放心,只是这吴通判在你走后真会如你所说一般吗?
孙敬知嘿嘿一笑:但愿他会这么做吧,到时候,你尽管如实上奏朝廷便是。
卑职明白。
说完江善财也转身出去了,只是眼神却流露出了一丝不屑,心里暗道:老狐狸,你们就使劲儿斗吧,这知府之位很快就是我的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