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都城会试 遇倒春寒(2 / 2)

本该是欣赏桃花的时节, 城外的翠屏山上,却不见半点桃红柳绿的样子,只有一股股的寒气逼人,明明已经到了四月,可身上穿的还是年前的厚棉袄。

紫庐书院,落叶城的最高学府,过完年已经送走了一批去都城参加会试的学子,可书院里并没有半点松懈之意,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书院门口,站着一群人正在说话,

林晓,你一定要照顾好麟儿,他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我,现在天气冷,晚上你一定要帮他盖好被子知道吗。

一个少年笑着说道:姐,你就放心吧,我都多大了,肯定会照顾好小家伙的,再说了,这里离着城里又没多远,你不是也能经常来看他嘛。

一群人正是林淑玉一家,还有刘一虎也带着他的儿子。

年前去过林府之后,吴迪就有这个想法,他要送大儿子来书院读书,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他舅舅一样,长大以后成了一个纨绔子弟,偌大的林府还要岳父撑着。

可林淑玉一直说儿子还小,书院条件太差了,身边又没有人照顾他,她不放心,一直想请一个老先生来家里教他,吴迪却死活都不同意。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里环境虽然是好,可那毕竟不是读书的地方,每天父母待在身边,还有弟弟整日围着他跑来跑去的,他哪儿有心思能学的进去呀,林淑玉拗不过他,只能同意把儿子送到了紫庐书院。

好在自己的弟弟还在书院里,倒是能帮他照顾一下儿子,这才一直在那里嘱咐个不停,生怕漏掉了什么事情。

吴迪见他姐弟二人说过没完,看了看天,阴的可怕,于是笑着说道:夫人,你就放心吧,麟儿已经七岁了,我这么小的时候,早就自己去城里的书院读书去了,不也好好地嘛。还是快些回去吧,这天一直阴着,看样子又要下雨了。

大儿子也有模有样的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林淑玉听完噗嗤一笑:就你还照顾自己,记得一定要听舅舅的话,知道吗。

几人又说了几句,才准备回城。

刘一虎踹了儿子一脚说道:铁锤,好好读书,多识些字,一定要照顾好公子。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不情愿的说道:知道了老爹,说完就抱着麟儿进了书院,林晓也跟着进去了。

吴迪跟林淑玉见状也是笑了笑,刘一虎听说吴迪要把大儿子送去紫庐书院读书,非要自己儿子也一起去,可他儿子都十来岁了,之前也没怎么读过书,现在读书是不是太晚了些。

下山经过山水庄园的时候,更是一股寒气逼来,林淑玉赶紧把小儿子往怀里搂了搂,嘴上抱怨道:什么破天气啊,都四月了,还这么冷。

吴迪笑着说道:这是倒春寒,可能还要持续一个月吧,

说完还脱下了自己的外套,套在她们母子身上。

林淑玉又说道: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麟儿在书院冷不冷,都怪你,非要急着把他送来,等天气暖和了再送来不也行吗?

吴迪嘿嘿一笑:夫人,你就别担心了,你忘了林府的事了。

林淑玉听完叹了口气:唉,都怪我爹小时候太惯着宝生了,林家才有今天。

说完才发觉说的好像就是自己,这才明白上了当,相公暗指的就是她太过于宠爱儿子了,不由的怒瞪了吴迪一眼说道:我又没说不让他去读书,只是晚些送来而已。

吴迪说道:夫人,这都四月了,书院早就开学了,那么多孩子都能待,我们麟儿肯定也没问题的。

说完一把抱过了儿子,把他放在了马车上,山里确实太冷了,林淑玉见状也跟着上了马车,吴迪跟刘一虎骑着马当先而行。

路过村子的时候,望着那田间地头,往年的这个时候,这里都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子,如今却所剩无几了,好多百姓在地里唉声叹气的。

吴迪见状,不由一阵感慨道:唉,看来今年又是一个灾年了。

一旁的一虎说道:是啊大人,可怜这些百姓,一年到头连个饱饭都吃不到。

林淑玉听到他们的说话声,似乎也忘了儿子的事,冲着外面说道:是啊,今年整个落叶城怕是又要没收成了,回去赶紧去多买些口粮,下半年肯定又要涨价了。

二人听完尽皆沉默了,他们能知道提前屯粮,可那些百姓该怎么办啊,就算能想到,可哪有那个闲钱。还有那些奸商,到时候定会高价卖粮,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刘一虎似乎也想到了这些,于是说道:大人,就不能管管这些奸商吗。

做生意,低价买高价卖,本就无可厚非,即便是他们价卖的过高,我身为通判也是不能强制干预的,没有那些商人,货物就无法流通,货物无法流通,那些想花高价买米的岂不是也要饿肚子了嘛。

刘一虎气愤的说道: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任由那些百姓饿肚子不成。

吴迪说道:目前看来是的,我只是一个通判,这是知府大人的事,不过,他若真是置民生而不顾,我也不会视若罔闻,定然会参他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