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听后,微微一笑,接口道:“先帝依附公孙瓒之时,便与子龙叔父相识。子龙叔父对先帝的仁德和才能深为敬佩,遂认先帝为主。公孙瓒兵败后,子龙叔父便毫不犹豫地跟随先帝,主掌骑兵队。当时先帝正在袁绍帐下,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苦苦寻觅的人,竟然就在身边吧?”
文云闻听此言,不禁愕然,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
就在这时,只见赵云步履稳健地走进了大殿,他面色凝重,眼神锐利,身上的铠甲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一进殿门,他便毫不犹豫地跪地,向坐在龙椅上的刘禅行起了大礼。
刘禅见状,连忙起身,快步走下御阶,亲自将赵云扶起。他满脸笑容地说道:“这么晚了还劳烦叔父进宫,实在是有些失礼,还望叔父不要见怪啊。”
赵云连忙摆手,笑道:“陛下言重了,老臣能得到陛下的召见,乃是荣幸之至,何来失礼之说呢?”
刘禅微微一笑,示意赵云在新设的席案上就座。待赵云坐定后,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文云,然后对赵云说道:“叔父,您看看这位将军如何?”
赵云闻言,目光如炬地落在了文云身上。他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位年轻将领,只见文云身材挺拔,英姿飒爽,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文云也毫不示弱地打量着赵云,心中暗自惊叹这位老将的风采。
此时的赵云,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他的白发苍苍并没有掩盖住他那气宇轩昂的气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让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英武豪情,这种豪情随着岁月的沉淀,反而越发显得浓厚。
文云凝视着赵云,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敬畏之情。然而,正当他沉浸在对赵云的敬仰之中时,却听到赵云开口说道:“这位小将军真可谓是少年英雄啊,如此年轻便有如此风姿,实在是难得。”
刘禅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他紧接着说道:“叔父有所不知,这位小将姓文名云,字子辰。叔父对这个名字可有什么看法?”
赵云满脸惊愕,失声叫道:“这可真是太巧了,小将军的名字竟然和老臣一模一样!”他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刘禅见状,微微一笑,解释道:“不仅如此,他的祖父与叔父之间还有着一段渊源呢。”接着,他便将文云的家世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赵云听完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文云面前,凝视着他,感慨地说道:“令祖父与我之间,确实是英雄相惜啊!我对文老将军的武艺一直都非常钦佩,没想到今日竟然能在这里见到故人之孙,而且你我又都是河北人士,这难道不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吗?”
文云听到赵云如此说,心中也有些激动。他连忙向赵云行了个礼,恭敬地说道:“能见到老将军,实在是末将的福分。”
赵云似乎若有所思,稍作停顿后,他突然起身,对着刘禅说道:“老臣有些冒昧,不知道是否可以让我试试文将军的武艺呢?”
刘禅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显然明白赵云的心思,于是爽快地回答道:“看来叔父是爱才心切啊!好,既然如此,你二人不妨就在殿外比试一番吧。”说罢,他转头对文云微笑着说道:“子辰啊,这次机会难得,你可要好好把握哦。”
众人来到殿外,赵云和文云都持枪站立,一样的白袍银甲。赵云看着眼前的文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眼眶中不由自主的红润了起来。文云道:“末将敢请老将军赐教。”赵云回过神来对文云道:“小将军先出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