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怒不可遏的薛蟠哪里还顾得上思考言语是否得当,更不会在意说出口后的后果如何。于是,在情绪的驱使之下,他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提及了“金玉良缘”。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金玉良缘”这个话题第三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了。回想起之前薛姨妈仅仅因为听了宝钗几句话,便如此轻率地下了定论,不难看出她应当是个心思单纯之人,全然没有什么深沉的心机和城府。这样的行事作风,实在难以令人将其与所谓的“金玉良缘阴谋论”联系在一起。毕竟,如果真有精心策划的阴谋存在,那幕后主谋怎会如此草率地露出破绽呢?
要知道,薛家虽然家财万贯,但在那个视商人为下品的时代背景下,即便他们腰缠万贯,想要与宗室亲王结为亲家也是难如登天之事。更何况如今宝钗已然在入宫选秀中名落孙山,那么她的终身大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薛姨妈心头最为挂念的头等要事。
宝玉此人虽然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他终究是国公府的少主子,身份尊贵无比。而且这宝玉自小就深受贾母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倘若薛宝钗能够嫁与宝玉为妻,对于薛家而言,无疑是一桩极为美满的亲事,堪称高攀。
说起这薛宝钗,她身上确有一把精致的金锁。至于是否真如传言所说,需得遇见那持有通灵宝玉之人方可成就姻缘,其实已无关紧要。关键在于“金玉良缘”之说乃是由薛姨妈亲口提及,如今却从其兄长薛蟠口中道出,这着实令薛宝钗感到几分尴尬与困窘。
要知道,薛宝钗可是尚未出阁的大家闺秀,向来注重名节礼仪。此刻竟被自家亲兄当着众人之面,直言她对宝玉心怀偏袒之意,并将原因归结于所谓的“金玉良缘”,如此行径怎能不让她羞赧万分?
宝钗虽是妹妹,却为薛蟠这个惹是生非的哥哥操碎了心,如今听到哥哥拿自己的婚事说事,宝钗气哭了。
话说那薛蟠本就是个大大咧咧、性格豪放之人,但对自己的亲妹妹薛宝钗却是打心底里疼爱的。只是这一日,不知怎地鬼迷心窍竟说了句让妹妹伤心的话来。话一出口,他便觉懊悔不已,心中暗自思忖:“我这张破嘴啊,怎么能如此伤妹妹的心呢!”
果不其然,那薛宝钗听了兄长这番言语,顿时气上心来,眼眶泛红,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而下。看着妹妹这般委屈模样,薛蟠更是心如刀绞,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待到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薛蟠早早起身洗漱完毕后,便匆匆来到妹妹房门前。他轻轻叩响房门,待里面传来应允之声后,方才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只见薛宝钗正坐在梳妆台前,蛾眉微蹙,似仍未从昨日的不快中缓过神来。
薛蟠赶忙上前几步,满脸愧疚之色地道起歉来:“好妹妹,都是哥哥不好,昨日胡言乱语惹得妹妹伤心落泪,实在该死!今日特来向妹妹赔罪,万望妹妹莫要再与哥哥计较了。”说着,他还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锦盒递到妹妹面前。
薛宝钗抬眼瞧去,只见那锦盒之中放着一块洁白无瑕的丝帕和一小瓶晶莹剔透的宝石研磨膏。她心知这定是哥哥为了弥补过错而精心准备之物,心头不禁一软,脸上的神色也稍稍缓和了些。
薛蟠见状,连忙趁热打铁说道:“妹妹,这丝帕乃是江南名绣所制,最是柔软细腻;还有这瓶宝石研磨膏,可是我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寻得来的,可以帮妹妹将那金锁擦拭得更为光亮夺目呢!”说罢,他还亲自拿起丝帕沾取些许研磨膏,仔细地擦拭起金锁来。
薛宝钗看着兄长认真的模样,心中的气恼早已烟消云散。她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哥哥有心了,其实我也知晓哥哥向来口直心快,并非有意为之。既然哥哥已诚心认错,此事便就此作罢吧。”
薛蟠闻听此言,心中大喜,忙不迭地点头应道:“还是妹妹通情达理,不愧是咱们薛家的好闺女!日后哥哥定会谨言慎行,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啦!”兄妹二人相视一笑,先前的嫌隙也就此化为乌有。
显而易见,曹雪芹精心构思了这样一个情节:让薛蟠将自己的亲妹妹薛宝钗给气哭了,而且还拿“金玉良缘”来大做文章。这一设计可谓是与薛蟠的人物性格完美契合。要知道,薛蟠本就是个鲁莽粗俗、行事不计后果之人,他能做出这般举动完全在意料之中。
与此同时,通过薛蟠的言行,“金玉良缘”这个话题又一次被摆到了台面上。而这件事情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便是能够明确地看出,薛姨妈其实并非外界传闻的那般心机深沉、城府极深。一直以来关于“金玉良缘”背后存在着某种阴谋的论调,现在看来似乎显得有些过于牵强附会了。毕竟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薛姨妈或许并没有刻意去谋划和推动这段姻缘,一切也许只是机缘巧合罢了。
毫无疑问,若是将此事的主人公换成那温柔多情、怜香惜玉的贾宝玉,亦或是风流倜傥却又懂得讨女子欢心的贾琏,绝对不会发生把自家妹妹给气哭这种令人揪心之事。毕竟,宝玉对待姐妹们向来都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而贾琏呢,虽有些花心,但在与女性相处时,也是颇为圆滑世故,总能巧妙地避免让她们伤心难过。然而,这世上偏偏就有像薛蟠这般莽撞粗俗、毫无顾忌之人,其性格暴躁易怒且行事鲁莽冲动,往往不考虑他人感受便肆意妄为。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干出这等蠢事来,竟能将自己的亲妹妹气得泪如雨下,真是让人既愤慨又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