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和八月的天幕画面在文星馆内展开时,文化讨论再次拉开帷幕。诸位文士屏息凝神,注视着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
虾球先生缓缓开口:“诸位,今日所见的局势,较之前更为复杂。从美国与朝鲜的外交动作到欧洲的种种内外矛盾,再到亚洲各国的战与疫,皆值得深究。”
天幕自美国提高秘鲁对其善意的画面开始。钟吟客首先发言:“看来美国继续在拉丁美洲施展其影响力,不遗余力地收买人心。
但这些‘善意’背后,是否隐藏着经济剥削或军事渗透?”
冯大夫对此不以为然:“国际博弈中,各取所需,这本无可厚非。倒是美国查封废奴小册子一事,显得讽刺又残忍。
这与他们高谈的自由与平等相悖,令人愤慨。”
紧接着,朝鲜在有形大手的操控下,同意俄国与英国的军队通行请求。画面中,朝鲜官员神情阴郁,似被迫屈从。
韩老先生叹道:“朝鲜表面是主权国,却连基本的外交独立都无法守住。若有形大手能左右一国的军通事务,朝鲜的未来恐怕难有光明。”
随后,镜头转向奥里萨邦,英印政府组织了一场名为“谦逊正义”的阅兵式。阅兵的场景庄严威武,吸引了文士们的目光。
冯大夫感慨道:“英印在殖民地的手腕不可小觑。一边通过阅兵展示武力,一边包装成正义的面具,既威慑又拉拢民心,手段高明。”
然而,不久后的画面却让大家感到沉重。塞尔维亚与英国再度出现霍乱扩散,比利时爆发结核病疫情,琅勃拉邦则对霍乱无动于衷。
钟吟客忧心忡忡:“疫病肆虐之地,人们生死未卜,而那些执政者却忙于其他事务。琅勃拉邦的不作为,或许将埋下更大的隐患。”
天幕进入八月,朝鲜对文莱宣战的场景登上画面。朝鲜军队登陆文莱市,仅用数日便轻松消灭三千弱小民兵。
冯大夫摇头叹道:“以强凌弱的战争,总是容易取胜。但胜利是否值得骄傲,便是另一回事了。”
韩老先生沉声道:“战争的表面是力量较量,但背后是名义与正当性的争夺。
朝鲜此战虽胜,然其恶名已因连番侵略行动而大增。这样的恶名,会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同时,天幕转至法国殖民地的一场旱灾。殖民政府被迫在工厂与种植园用水与本地小农用水之间做出选择,最终将更多水资源转移给了小农。
虾球先生点头赞许:“虽是殖民统治者,法国此举尚有一丝良知。相比之下,那些无视民生、专注剥削的国家,终将失去人心。”
接下来,镜头转向摩洛哥,贵族对某些政策表现出强烈不满。钟吟客指出:“摩洛哥贵族的愤怒,或许反映了其统治阶层内部的裂痕。
这种裂痕若被外敌利用,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紧随其后,奥地利逮捕了一群麻烦布道者。冯大夫不禁感慨:“宗教问题永远是统治的难题。
奥地利以逮捕解决问题,虽能缓解一时之困,却难以触及根本。”
在一连串令人忧虑的事件中,日本的两则消息尤为引人关注——一则是日本断绝与朝鲜的盟约,另一则是其无视外国人受扰的问题。
虾球先生笑着摇头:“日本的举动,显然是在试探国际秩序的底线。断盟朝鲜是其谋求自保之策,但对内外交困的处理方式却显得短视。”
当天幕的画面缓缓消失,虾球先生沉思良久,终开口道:“今日之事,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争斗,更是治理之道与人心之争的映照。
无论是疫病还是战争,真正决定成败的,还是国之根基与人心向背。”
韩老先生点头附和:“战争中的胜利者,未必能保住民心;而在疫病肆虐时,真正为民着想的才是贤明之政。
我们这些文人虽无法直接干预,却能记录这些教训,为后世提供镜鉴。”
钟吟客补充道:“这些时事,可入《世事鉴》的新篇,供学子们思索。或许在某个未来,这些教训能指引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虾球先生微笑颔首,目光望向窗外那片苍茫的夏日天空。正如这天幕所展现的一切,纵然世事纷扰,但只要文化的火种未熄,总有人会将智慧与希望传递下去。
---
文星馆内的气氛越发浓烈,九月与十月的天幕变幻,不断激起在场文士们的深思与讨论。
诸多事件中,既有国际间的合作与条约,也夹杂着疫病的蔓延与权力的倾轧,使人不得不为这纷乱的世界感慨万端。
画面首先展现英印特拉凡哥尔邦对上流社会的搜查行动。钟吟客敲了敲桌面,沉声道:“搜查上流社会,看似是一场权力的展示,实则可能是应对某种内部危机。
可见即便是殖民地的上层阶级,也未能完全逃脱殖民者的掌控。”冯大夫则补充道:“不过,殖民地的反抗潜流,不会因一两次行动而平息。只要压迫存在,反抗终将持续。”
随即,画面切入清国,官军对反满乱党的屠杀场景令人震撼。韩老先生抚须叹息:“清国已病入膏肓,内忧外患叠加,不得不倚仗血腥手段维系统治。
然而,杀戮只能暂缓危机,却无法治本。”冯大夫点头道:“确实如此。暴力若成惯例,只会加深民怨,离覆亡之日更近。”
接下来的画面引出了奥斯曼帝国的动作。两处深处矿脉的开发决策自相矛盾,一次是强行开采,另一次却选择放弃,前后矛盾令人费解。
钟吟客眉头微皱,思索道:“资源的开发,本应稳重考量,为何如此反复无常?或许是内部权力斗争所致。”
虾球先生轻轻摇头,语带惋惜:“这正体现了奥斯曼帝国的衰微。治国无方,资源再丰富也难以挽回国运。”
画面转至教宗国,啤酒馆开业竟引发了一片叫好声。冯大夫失笑道:“宗教国度之内,竟为世俗的啤酒而欢呼,倒是颇为有趣。
或许是因为连教士们也难以抗拒这人间的欢愉罢了。”
十月的画面拉开,日俄间签订条约的场景显现。双方使节在庄重的仪式中签署文件,约定北千岛群岛归属俄罗斯,萨哈林岛则由两国共同管辖。虾
球先生目光深远:“这一条约表面是国界的划分,实则是日俄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萨哈林岛的共同管理或许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未来恐怕还会引发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