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 / 2)

《北川》和《黑暗中的孩子们》在泰国的爆火着实震惊了日本文坛一番。

以前他们只听说过歌颂其他国家美好事物的在对方国家爆火的案例。

近些年来的例子也全是北川秀缔造的。

譬如出口法国的《追忆似水年华》、出口美国的《老人与海》、出口哥伦比亚的《百年孤独》。

但靠着怒喷其他国家阴暗面而大火的,他们闻所未闻,《黑暗中的孩子们》可能是全世界独一份!

日本文学评论界的喷子们也默然了。

虽然他们早就没再揪着北川老师不放了,而且不少人还暗中参加了森哲太郎的日本文学评论协会,偷偷在网络上为北川老师摇旗呐喊。

但这些墙头草们,只要嗅到一丝异样的气味,肯定反水比任何人都快。

放在战争年代,他们就是妥妥的“日奸”。

然而这次,如此一反常态的现象让喷子们都集体沉默了。

他们突然有种不知道是该讴歌赞美,还是该打压抨击北川秀的感觉。

泰国人是先礼后兵,还是真就有点抖M体质,喜欢被虐得死去活来?

泰国文学市场的变数在销量这块对北川秀和埃温特·约翰逊的竞争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其造成的事件影响力却是世界级的。

原本海外市场这块,正如北川秀所预估的那样,东南亚地区相对亲近《北川》,美国等国家则两者都看,而欧洲和白皮、中产阶级齐聚的国家地区,则基本被《新文象》所俘获。

《黑暗中的孩子们》是一本顶级好书,这点毋庸置疑。

可里面揭露的社会阴暗面和不法现象,与太多上层人士有关,许多中产以上阶级都曾于这条利益链中受益过。

这是屁股的问题,已然不止于质量问题。

因此再怎么喜欢北川秀的和风格,这些群体也不会在明面上支持他。

掌握了这批基本盘的埃温特·约翰逊基本在海外市场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于日本国内,他完全可以用“那是对方的地盘,书的成绩能达到那个地步,已经完全超出我的预期”这种借口来掩盖。

四舍五入下,这一场最多算个平局,或者他小输一些。

这种结果无伤大雅,对阿尔诺俱乐部和前原诚司等人都是大利好消息。

然而泰国政府官方的下场,一下子就让这场文学战变了味。

文学作品走到最后,往往更看重其对世界各国和民众的影响力,以及它是否能永远在世界文学殿堂里熠熠生辉。

从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列夫·托尔斯泰大师用漫长的人生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顶级神作证明了这点——

即便你没法拿到某个奖项,得到某些群体的认可,只要你的作品足够优秀,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顶级文学作品的较量中,影响力因素大于深度大于文学性大于销量大于任何人的评价。

没错,在这个层次的较量中,人为评判的因素影响最小,最不被人所认可。

毕竟顶级的文学作品,是足以流芳百世,享誉文学殿堂的永恒之作,是时间都无法冲刷和抹平的痕迹,是人类存在与进步的证明!

这样的奇迹之作,当然不是某一代人,甚至是某几代人能定性定论的。

而何谓文学作品的影响力?

这一点,众说纷纭,大家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谁也不服谁。

不过其中有一项,所有人都认可。

那就是作品对一个国家造成的变化和影响,这必然能称作顶级影响力。

你别管是什么国家,被改变了什么,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你就看其他人的作品能不能做到类似的程度。

能,那大家就是同一起跑线,不能,那大家就不是一个层次。

这是谁都没法反驳和混淆的概念。

以往的文学战,或大或小,基本都涉及不到这个层面。

毕竟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无论经济体量还是各种资源和运作,都远不是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比拟的。

换句话说,国家机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弱小再不知名,那也是一个国家,足以覆盖掉任何行业和组织。

它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的眼色行事。

所以文学战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除非涉及到本国文学家的荣誉和地位,不然国家机器很少下场左右战局。

下场,就意味着你要动用超出游戏规则的力量来达成一些事,是破坏规则和掀桌子的行为。

自己国家的文学家都可能得不到这种待遇,就别说其他国家的文学家了。

一旦局面演变成这样,那另一方也得有相同体量的国家机器下场,才能挽回颓势。

支持埃温特·约翰逊和《黑暗中的城市》的国家机器有么?

有。

他的本家瑞典就是。

如果阿尔诺没出什么幺蛾子,没干出猥亵女王储的蠢事,那为了瑞典文坛和瑞典文学院的名誉,瑞典政府真会下场和泰国政府扳扳手腕。

可惜现在的瑞典政府满脑子都在思考怎么消弭阿尔诺这个愚蠢行为给无数民众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此他们甚至不惜要求瑞典文学院暂停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让民众们有一个缓冲期和遗忘期,就更别提帮远赴日本的埃温特·约翰逊站台了。

远在异国他乡,刚来时信心满满,现在愁容满面的埃温特·约翰逊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孤立无援”。

前原诚司等人只能给他物质和金钱上的援助,最多也就是在日本国内帮他打打辅助,对民众吆喝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