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有所预料,但真看到耿煊以这样的方式归来,铁狼心中还是非常吃惊。
直到耿煊率着五十匹玄幽马来到近处,铁狼这才反应过来,忙问:
“团长,这些马?”
此刻,他看得更加清楚。
这些玄幽马背上,都驮着玄幽铁骑所需的整套甲胄。
看上去光洁如新,不仅没有任何破损,连一点血迹都没有。
耿煊对铁狼解释道:
“这些都是从‘三垭口’过来的斥候队伍,这边的一些情况,包括咱们将来‘燕来峰’的这支玄幽铁骑全歼一事,已经被他们获知。
他们一边往回传递这一消息,一边安排斥候搜集更多的消息。”
说到这里,耿煊拍了拍胯下玄幽马,道:
“这五十骑,来自于五支距离咱们最近的斥候队伍。
他们基本都已经摸到了咱们现在的行踪,其中一支,已经摸进了‘燕来峰’之内。
我顺手将他们解决了,想来这应该能够震慑他们一段时间。
在没有更多力量到来之前,单靠‘三垭口’那支铁骑队伍,他们绝不敢再冒然抵近侦察。”
说到这里,他对铁狼笑道:
“这应该能为你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所以,你们也别顾虑太多,安心东迁。”
铁狼点头,想了想,道:
“团长,既然您为咱们争取到了更多时间,我便想调一些玄幽马去辎重队那边,这样也能让他们的速度更快一些。”
说到这里,他解释道:“现在这局面,只要咱们没有合并一处,我这心里就不安心。”
耿煊点头道:“你看着安排就好。”
他出手将距离最近的五支斥候铁骑吃掉,更大的价值,是对“三垭口”那边的铁骑队伍起到了巨大的震慑,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
这不仅为铁狼等人争取到了更多时间,押送辎重队的付云峰等人,安全上也有了更大保障。
这时候,铁狼想要分出部分玄幽马加快辎重队的速度,让两支队伍尽快会师,策略上并无不妥。
……
与铁狼等人辞别后,耿煊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通过“地听蛛网”,捕捉到了宋明烛等人此刻所在的位置。
但他却并没有立刻赶去与宋明烛等人汇合。
因为随着双方距离的迅速拉近,通过“地听蛛网”,他还捕捉到了更多的信息。
在宋明烛等人身后,还另有近百匹玄幽马组成的十余支小队,如同鬣狗苍蝇一般,围绕在他们周围。
那些挨得近的,与宋明烛等人只隔了三五里的距离。
在沙原这样的环境中,又有玄幽马居高临下的视野,这和抵近了侦查也没什么区别。
那些离得远的,最多也不过十几里的距离。
而且,通过“地听蛛网”,耿煊还能看到,有更多的斥候小队再往这边聚集。
这些“苍蝇”,很可能都是从“激流洞”方向过来的。
面对这些毫不掩饰的敌意侦查,宋明烛等人明显没有太好的办法。
虽然,己方也借助昨夜一战,攒出了千余骑玄幽铁骑。
这样一支力量,在当前处境下,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几次追逐驱赶,都是无功而返。
你追,人家就逃。
一旦停止追逐,人家就又立刻黏上来。
在发现了宋明烛等人的困境之后,耿煊也就没有赶去与他们汇合,而是绕过他们,插入这些“苍蝇”斥候的更后方。
通过“地听蛛网”,他不仅能准确知道他们的实时位置,也能轻易找到一条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的“穿插路线”。
——在避开所有侦查视线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最优的路线,从这些斥候骑队所组成的夹缝中穿过。
直到往后方深入三十多里,将足足十二支斥候骑队都包夹在了他与宋明烛等人之间,耿煊这才停止了继续深入,开始往回“采摘”成果。
对于这些分散开来,单个骑队人数不超过十人的队伍,对耿煊来说,要吃掉他们,没有一点难度。
除了比较费时间,他一个人就足以轻松搞定。
如此轻易就可做成之事,没有赘述的必要。
让耿煊比较在意的,却是当他接连吃下三支斥候小队,准备朝第四支斥候小队展开行动之时,空中也有喜讯传来。
一只玄青海沙雕,被六只同类,同时堵住了前、后、左、右、上、下等各处方位,被押送着强行从高空迫降到他身前。
任那只被押送的大鸟如何挣扎不情愿,已被耿煊收服的六只大鸟,都已对它组成了一个真实不虚的牢笼。
除了跟着一起行动,别无他法。
“这应该就是被安排去‘激流洞’的那支吧?”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第一时间就对这只大鸟完成了契约。
通过交流,他还知道,这只大鸟也还有两名“家属”,被分别派去了“金叶崖”和“白鹤滩”。
想到什么的耿煊,没有将这只大鸟留在身边,而是将其放飞,并给了安排了一个任务——
将另两名“家属”给自己带过来。
与此同时,耿煊还对另另三只才契约不久的“一家三口”,安排了另一个任务。
让它们一路往西,幽州那边再去“捉拿”一只大鸟,给自己押过来。
待这四只大鸟振翅远去,耿煊身边,只剩最初契约的那三只大鸟相伴,充作他天空之上的眼睛。
虽然已经有了“地听蛛网”,但这种侦查手段的局限性还是很明显的。
不仅只能侦查到移动的目标。
若是目标足够轻手轻脚,或者修炼了踏雪无痕的轻身技法,落地无声,“地听蛛网”同样会失效。
……
就在耿煊对那些斥候小队进行“收割”之时,宋明烛等人也正为这些苍蝇一般的斥候队伍头疼不已。
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之中的宋明烛等人,在第一支从“激流洞”方向过来的斥候小队出现时,就已被他们发现。
当时,天还没有亮。
拖家带口,带着两万多人离开“野狼峡”的宋明烛等人,已经往西迁移了百余里。
当他们发现这只斥候小队,想要将其主动消灭掉。
可对方过于滑溜机警,让他们始终没能得到一个这样的机会。
反倒是随着时间过去,贴上来的斥候小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己方的迁移速度,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变得越来越慢。
当他们好不容易抵临目的地附近——玄青海北岸附近。
可一众黑风团高层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就一致否决了自此停步,坐等耿煊返回的想法。
对于团长的后续计划,他们虽然都不知道详情。
但他们却都清楚一件事,绝不能让那些斥候小队获知他们的战略意图。
即便最终难免被他们察觉,这个时间点,也要越晚越好。
因此,宋明烛等人虽然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但却并没有停留,反而做出还要继续往西,从玄州去往幽州地界的姿态。
只不过,因为越来越多“死皮赖脸”的斥候队伍的出现,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但这终不是长久之计。
宋明烛等人虽然急躁,但勉强还能稳住下面的队伍。
因为众人心中,都还存有一个最大的希望。
团长的回归。
耿煊已经用他一次又一次的“化不可能为可能”,在他们心中,将一个念想深深的植入他们的心中。
似乎,他真的无所不能。
就没有能真正难到他的事情。
这当然是不理性的。
可在耿煊将某件事情搞砸之前,这种观念只会越来越深的植入黑风团成员的心念之中。
胡源眯着眼睛,紧盯着远处那支来回“勾引”的斥候骑队看了好一阵,这才咬牙收回了目光。
看向宋明烛,问道:
“团长什么时候能够返回?”
宋明烛瞥了他一眼,道:
“这问题你已经问了不下一百遍了吧?……你若是真的太闲,我觉得你可以去盘点一下物资。
昨晚走得太匆忙,很多东西都来不及仔细清点,你现在没事可以做做这个。”
胡源看着这个昔日与他一般无二,现在却已经稳稳坐在他头顶的男子,没再多说什么。
却也没有真个去清点什么劳什子物资,继续待在那里。
就在这时,骑在另一匹玄幽马背上的郭楠,从远处过来,神色之间,有些止不住的激动。
探头向远处那支斥候骑队张望。
宋明烛看向她,见她并没有说什么的意思,他干脆主动问道:“你可是有什么发现?”
郭楠闻言,看向他,道:
“我感觉,团长可能已经回来了。”
“……??!”胡源一脸惊讶的看着他。
宋明烛也急忙问道:“为何?”
郭楠指了指头顶天空,道:“你们没发现吗?那只大鸟现在已经不在了。”
今天,天刚放亮,就有目力敏锐之人,看见他们头顶高天之上,有一个小小的黑点盘旋。
这放在别州,很容易就将这微不足道的一粒黑点忽略。
从始至终,都不会意识到其存在。
可对他们来说,几乎立刻就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董观麾下的玄幽铁骑,配有大量玄青海沙雕作为空中侦查,这在玄幽二州,几乎是一种常识。